【灵动教研】色彩艺术 与美同行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业务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于2024年5月21日进行了从色彩元素欣赏艺术的业务学习,本次学习我们邀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葛诗婕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葛老师从色彩变革,看西方艺术(绘画)发展开始为我们细细解说。说到西方艺术,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油画、或是经典的代表作品。西方艺术并不等于油画,但“油画”却是最能够代表艺术艺术成就的一种艺术形式。
葛老师通过油画来进行分析,介绍了史前艺术发展至20世纪的现代以及后现代艺术发展。她提出了两个“有形的色”和“有色的形”这两个关键词引起了老师们的思考。葛老师解释道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葛老师分享时说道的“审美感情”,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内涵,既可以从艺术家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意义不同的。但共同点就是,“审美感情”其实是一种独立于外部事物的一种新的精神性的现实,是区别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最基本的性质”。今天去探究艺术,其实就是站在“审美”的立场上去探究艺术,而我们的审美活动也是对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照。
最后葛老师针对艺术进行了总结,不能只局限于西方艺术,更要学会关注、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寻找更多共性和差异,从而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艺术、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笃行以致远,惟实且励新。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我们深信每一次相聚都是最美的开始,每一次学习都是为自己更好地赋能。相信老师们将会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在“美”的征程与旅途上一路前行,一路芬芳,成为爱美、寻美、追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