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教研】以研促教 引领成长
——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教研组会议
为了能更好服务幼儿教育发展需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使教师更好的适应教育新形势、新要求,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专业成长,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各教研组于2024年8月31日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组会。
课程审议组
课程审议是教师追随课程适宜性的过程,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和生活的过程。新学期伊始,为了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建设和班本化实施,提升教师对主题课程的实践力和创生力,课程审议组开展了新学期课程审议活动。
首先各班级进行了第一个主题的审议,老师们重点对各方面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研讨。
闻老师:小班幼儿刚刚步入新环境,老师的关注重点主要是幼儿的情绪情感,在幼儿情绪稳定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新的班级和个人的物品标记。可以借助绘本资源和园部游戏设施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姚老师:对于中班的幼儿,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入园路线及班级所在楼层,熟悉新的班级环境,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利用家长资源,进行亲子小任务。
潘老师:大班幼儿面临“升班”,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小朋友。在本主题下,老师着重在“生活自理”、“值日劳动”、“集体服务”三个角度进行班本课程。并利用影像资源对比小班和大班的状态,让幼儿感受成长的变化。
其次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不同年龄段主题开展中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大家研讨出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很多,比如我们身边的园部资源、绘本资源、影像资源、家长资源、环境资源等等。梳理出不同的资源后,老师们又开始畅所欲言对资源的利用进行交流。
研讨结束,在组长胡冰梅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幼儿园小主人课程》系列书籍的专业学习。重点学习了“回归儿童生活的本质——在思考中把握教育的核心”老师们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考。
华老师:教育要促进儿童的生长,就必须满足儿童基本生活的需要和内在精神发展的需要。
张老师:我们要为儿童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有利的环境。重视儿童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交流与体验。
最后,胡老师肯定了教师们对于课程审议的深度剖析与主动思考。也从课程的适应性与融合性方面,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向与思考。并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
审必研,研必思,思必行。课程审议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相互学习的过程。教育有言,花开无声,我们将持续深化课程审议,让不断生长的审议过程成为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推手。
材料组
儿童是在对材料深入探索、反复玩味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丰富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深度学习,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推进园本化自主游戏和活动中材料的有效投放,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材料投放组开展了教研组会议。
在本次研讨中,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材料的投放把握不准,为提升教师对幼儿游戏材料投放的深度学习,王思敏老师组织教师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进行学习
通过链接《评估指南》,老师们结合自身实际,表达了对游戏活动中材料的理解。
何老师: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大部分幼儿首先会产生好奇心理,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不能将提供的游戏材料与物品相对应,只会用触摸感知等方式进行探索。
夏老师:常常听到专家提出幼儿园的材料投放要关注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对弈幼儿来说低结构材料结构简单,便于幼儿操作,丰富了幼儿的操作内容。幼儿可根据自身意愿进行不同形式的操作,逐步提升操作技能。
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践才能从儿童视角下理解游戏材料的投放,教师们对游戏材料的层次性投放进行了集体交流,在交流中赵园长针对“游戏的价值和游戏质量的呈现”这一讨论点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方法,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交流中本学期我们将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与提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游戏材料投放层次性、有序性以及小中大年龄段的横纵向目标有了更加系统的学习认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本学期将针对“游戏材料投放层次性、有序性”等问题继续进行持续性研讨。通过提高教师指导游戏的水平,提升游戏中及时调整、丰富游戏材料的能力,支持幼儿快乐的、有意义的自主游戏。
环创组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进行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为提供幼儿发展为本的环境支持,渗透环境及教育理念,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环创组在组长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学习活动。
首先,王老师结合问卷调查对本学期的教研重点和阅读计划进行了介绍,并将每月重点工作内容和老师们的各项教研分工进行了安排。
接着,组员们结合教研方向对新学期创设儿童视角的班级环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老师:环境创设结合幼儿的年龄段创设,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进行灵活调整,把空间还给孩子。
毛老师:环境于儿童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幼儿兴趣和探索欲,培养社交能力和发展智力。
胡老师:新学期会根据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发展需求布置教室,优化孩子可去的环境,将班级区域最大化使用。
许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及时更新环境贴近幼儿生活,满足他们的探索和学习需求。
赵园长指出:幼儿园户外环境对幼儿的审美价值不可忽视,老师们也要充分利用园内的户外资源,拓展教研形式,结合各年龄段特点开展美育活动。
通过本次教研,环创组的老师们不仅收获了全新视角,更激发了他们对于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融合的无限遐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手将这次的教研心得转化为实践中的璀璨火花,让每一朵花、每一片叶、每一个果实、每一缕阳光都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口。
观察组
观察儿童是幼儿教师评价、理解儿童的必要前提,《评估指南》明确指出要聚焦班级观察,借助观察为幼儿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新学期,在组长张老师的带领下召开了本次会议。
首先,组长张老师根据开学前的调查问卷,从日常教研活动的开展、理论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反馈。
提出本学期依旧要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以理论支持实践内容,其次结合问卷,提出本学习教师要重视观察与记录,要把重点放在跟踪观察上,提升观察能力,做有效的分析。
本学期的观察,要多观察,多思考,针对观察各年龄段关键经验指向、当下幼儿为本的游戏水平反应、明晰的教育意图和良性的师幼互动进行观察分析。
束老师:我们每日的观察要用心观察,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进去,所以本学期的理论学习很重要。
孙老师:跟踪观察时,幼儿的兴趣点转移,是该结束观察,还是提取新的观察点。
徐老师:跟踪观察还有许多要了解的地方,这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希望通过观察能更好地帮助幼儿。
最后,组长结合各位教师的问题以及想法提出:我们需要认同观察的价值,留出专门观察时间,能主动识别幼儿游戏中的有意义信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有效观察是开启幼儿心灵世界的钥匙,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各种教研活动,让有效观察真正成为我们回归育人初心、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次教研活动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教研方向,获得了理念及行动上的诸多有益经验,相信老师们会在教研活动中“学”有所获,“研”而有得,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好地乘风破浪。